世纪之交,伴随着改革开放,人们欣喜地发现,中国经济学的功能发生了顺应时代潮流的分化,从传统的书斋式论证和单纯为宏观层面服务逐渐深入现实,真正体现了经济学作为致用之学的应有风范。现在,中国经济学界既有为宏观层面服务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学家,也有为地方政府,为企业服务的经济学家和经济理论,更有着重于纯经济学的那种近似于基础科学的研究。或者,它们可能仅仅是功能的划分,并非是人员的划分,换言之,这中间存在着人员的重叠。
中国经济学界的这种变化,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必然,是市场经济下中央政府(宏观经济),地方政府(区域经济),企业(微观经济)的强烈需求促成的,因为大家都面临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重任。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社会分工原则诞生的经济学家专门化研究,通常情况下可以为不同的经济主体提供服务。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引发了经济学家的学习,换言之,面对新的需求,即更为实在地搞活经济的需求,经济学家必须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尽量使自己的产品“适销对路”。因为市场机制同样会淘汰经济学家的不适销对路的产品。如果说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那么经济学家的职业要求更应当学习。
经济学家的学习可以有两个层面的学习。一方面是书本的学习,一方面是实践的学习。对于经济学家所以还要强调书本的学习,是因为我们必须接受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积累的一切宝贵经验,以及作为这种经验的理论总结。在我们经济学的“武器库”方面,也有一个更新设备和重新装备的问题,我们不能老是用陈旧的“武器”去打现代化的“飞机”。理论学习的另外的内容,应当是本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我们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经济学从来不是简单的工具,不是一柄螺丝刀,在美国能用,在中国也能用。当我们面对发达国家能用的理论和政策设计,依猫画虎的时候,往往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是说,即使掌握了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学方面的现代化武器,也必须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寻找到它发挥作用的角度和均衡点。
另一方面,经济学家必须向实践学习,不仅从事微观、中观层面研究的应当向实践学习,从事宏观层面研究的也应当向实践学习。从事微观、中观研究的人们所以要向实践学习,是因为如果不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企业发展的症结所在,看不懂区域经济的架构及其启动枢纽,又怎么为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呢?从事宏观层面研究的,包括基本理论和政策设计,也必须向实践学习,这是因为任何经济理论都是经济实践的产物,经济学的一切理论创新,都是在解释现实经济问题中应运而生的。例如,马克思所以选择在英国写《资本论》,把英国作为商品经济的研究对象,就是因为当时英国的商品经济最发达。又如,面对大规模的经济萧条这种传统古典经济学解释不了,也解决不了的经济现象,凯恩斯进行了独辟蹊径的分析,提出了全新的理论。面对凯恩斯经济政策的负面效应———滞胀,才又产生了供给理论。如果我们宏观政策设计脱离了实际,又怎么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总之,实践永远是经济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有深入实际,才能归纳和抽象出理论,进而服务于实践。这可能正是今天从事任何层面研究的经济学家都在积极地走向实际,深入企业的原因所在。
经济学的研究主动与市场相结合,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经济理论工作者乃至政策设计者的共识,并由此引发了经济学家的积极行动。越是实践需要,越是需要强调经济学家的理论学习和经济学修养的锤炼,因为经济学家这一职业是有进入壁垒的,经济学家的分析是不同于一般人的感觉的,因而不应当仅仅是对现象的描述。从一般意义上讲,我们所以需要科学,是因为科学使我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更为本质,更为广阔,更为深远,更具有透视性和预见性。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凡是基本道理讲不通的,实践也很难行得通。我们诸多政策实际的理论上的“圆满”与实践中的差距,已经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为了适应时代和形势的变迁以及经济学产品结构的调整,借用今天一句时髦的说法,经济学家必须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和学习型的人。